原紙損耗
原紙損耗的控制是降低成本的關鍵
原紙大約占紙箱成本的60%到80%,具體數值要視紙箱產品的附加值而定。例如,異型箱的原紙大約占產品成本的60%,而對于紙板來說原紙大約占成本的80%或許更高。
按照70%來計算,每減少1%的原紙損耗,就意味著增加0.7%利潤,等于每百萬營業額增加7000元和利潤率。對于一個年產五千萬的紙箱企業,1%的原紙損耗就等損失了三百五十萬元的利潤。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這也是為什么國內外紙箱企業都把重點放在減少原紙損耗。
原紙損耗的構成
*原紙采購不當:需要的克重或幅寬沒有現貨,不需要的克重或幅寬卻有庫存。互相替代就會造成浪費。
*原紙庫存損耗:原紙采購不當就會造成庫存過多,從而造成庫存損耗,例如原紙表層損壞,報廢等等。
*紙板生產損耗:瓦楞機每次換紙、斷紙或停機都會產生原紙損耗。控制換紙次數是有效地減少原紙損耗的方法。
*紙箱成型部損耗:過多的半成品(WIP)庫存是造成原紙損耗的主要原因。
*紙箱成品庫存損耗:為了滿足客戶及時送貨(Just in time delivery)的要求,保持成品庫存必不可少。然而存貨占地,占資金,占工時,可能因各種原因造成損耗,也可能客戶不再需要。
*紙箱退貨損耗:因不合格品造成紙箱退貨,報廢。
減少原紙類型以降耗
每種克重與幅寬的組合是一個類型,例如K125+100(牛卡125克,幅寬1000公分)。過多的原紙類型是造成原紙采購不當,原紙庫存過多,瓦楞機換紙次數過多的主要原因。國外紙箱廠的原紙類型比國內同等紙箱廠要少很多(大概僅是國內原紙品種的20%到50%)。從局部來看,某個訂單的裁邊造成的損耗增多了,但從整體來看,原紙采購與庫存的管理,瓦楞機換紙次數都可得到很大的改善。作為一個企業主管,在訂單的裁邊優化與原紙總損耗的控制之間尋找平衡點是一個挑戰。
管理到每一卷原紙
每一卷原紙都有“生命”周期:成卷入庫與出庫,殘卷入庫與出庫,直到用完。成卷入庫與采購訂單相關,出庫與生產批號或時段相關。一旦建起這種關系,就可以追蹤原紙損耗的來源,從中找出降低原紙損耗的方法。
成卷出庫上瓦楞機,一卷用不完的可能性是經常存在的,殘卷的登記(也意謂著工作使用的原紙的登記)對追蹤原紙損耗的來源極為重要。
國內一些紙箱廠對管理到每一卷原紙的做法不以為然,認為增加了倉庫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對入庫來說,工作量是增加了。但對庫存管理,盤點,追蹤原紙損耗等,工作量將大大減少。原紙在庫存中所造所的損耗成本大大高過一兩個庫存工作人員的薪金,實際上這是個觀念問題。
原紙入廠檢驗要點
消耗控制一般都是指生產過程中的消耗控制,原紙入廠檢驗則是原紙消耗控制的源頭。
紙箱廠都有常規的檢測儀器或設備,一般只是對環壓、克重、含水率、耐破等指標進行測試,而對耐折度、均勻度檢測的較少,特別是生產過程中原紙的質量跟蹤,一般都不列入原紙檢驗項目之中。原紙卷的含水率及各項物理參數、表面的破損都比較容易觀察和檢測,但如果不重視生產過程中原紙質量的跟蹤,就有可能出現即使原紙抽樣面積大,而紙板成品率不高的問題。
原紙使用過程中的檢測
一般廠家,都是將生產中的修邊料與生產過程中的各項不良產品之和計為廢料總量,將原紙投入量減去廢料所得的差值與原紙投入量之比作為原紙利用率;另一種就是通過生產線的生管系統,了解所投入原紙的質量與生產平方米數,得出成品率。但采用這兩種方法沒有哈哈到生產中一些潛在而實際上不可低估的損耗因素。譬如原紙不同部位的含水率和克重差異較大,都是潛在的損耗因素。所以在原紙進入工廠時不僅要對原紙的表層進行檢測,還應對原紙的使用狀況進行檢測。把在生產過程中檢測發現的問題,向采購部反饋,必要時還可以要求停止生產,向供應商提出退貨直至追究供應商的經濟賠償。
合理的生產工藝是控制損耗的辦法之一
大多紙箱廠的紙板生產線,都有制定各機臺的操作指導書及關于操作規程方面的文件。但各廠執行操作規程的情況不同,其中大部分都是依靠經驗進行生產,但要實現長期、穩定的生產,不因生產線上更換機臺主操作手而影響而增加損耗,就應該在生產部門完善必要的生產工藝。制定生產工藝要充分考慮到企業的材料、設備、人員、技術能力狀況。比如,根據不同的紙種、不同的客戶要求,不同水分含量、不同的季節等因素來制定膠水配方、行進速度、預熱包角、壓載棍的間隙等工藝參數及要求,從而達到穩定產品質量、降低消耗的目的。
推廣最優操作法,降低人為因素的損耗
對于只有一條生產線的企業,無法在企業內部進行線線比較,不容易找出生產線之間的差距。但可到其他企業去參觀學習,借鑒同行業的一些先進的操作方法,或外請先進企業來廠指導傳授,從而在本企業中推廣先進的工作方法。對于自身有多條生產線的企業,一般都可以通過對不同班次的生產消耗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找到本企業中最優秀的操作人員和操作方法。通過這些優秀人員的工作示范,促使先進的工作方法在本企業中得以推廣。周而復始,企業的先進操作方法就會趨向最優,從而達到生產效率提高、損耗下降、成本降低的目的。